胸大肌

胸大肌是覆蓋胸部前方的一塊大肌肉,由鎖骨頭和胸肋頭兩個主要部分組成,並在解剖上存在一定的變異性。
--
1. 鎖骨頭:
• 起源於鎖骨內側三分之二。
• 肌肉纖維呈三角形,向肱骨匯聚。
• 是胸大肌的淺層部分,位於胸肋頭的前方。
• 主要參與肩關節的前屈與內收,在上斜臥推和前舉動作中表現尤為明顯。
鎖骨部分有一條約3公分長的獨立肌腱。
--
2. 胸肋頭:
• 起源於胸骨和肋軟骨。
• 構成胸大肌的主體部分。
• 負責肩關節的內收、內旋與伸展,適用於平板臥推、俯卧撐等動作。
胸大肌的解剖變異常見於其寬度與長度的個體差異。研究顯示,36%的人胸大肌左右不對稱,某些患者的胸大肌長度差異超過0.5厘米。此外,部分人可能具有罕見的胸骨肌。
--
胸大肌在肩關節活動上,鎖骨頭參與肩關節的前屈和內收動作。胸肋頭負責肩關節的內收、內旋與伸展。
--
一項研究比較了平板臥推、上斜臥推和下斜臥推對胸大肌不同部位的影響。結果顯示,這三種臥推姿勢對胸大肌的鎖骨部和胸肋部的肌電活動沒有顯著差異。下部胸大肌在上斜臥推中的活動明顯低於其他姿勢,但此項結論還有待更進一步研究,但在不穩定表面(如瑜珈球)上進行胸肌訓練時,胸大肌的肌電活動會增加。
--
在伏地挺身與啞鈴飛鳥的訓練上,能夠提升整體肌肉耐力。啞鈴飛鳥強調胸大肌的伸展與收縮過程,對肌肉線條的雕刻尤為有效。在划船運動中,胸大肌和背闊肌的肌電活動都很高。特別是在動作的向心收縮階段,胸大肌的活動更為顯著。功能性動作投擲動作和揮擊動作(如棒球或網球運動)中胸大肌也會協助肩部產生強大的推動力。
--
不良姿勢,如頭部前傾姿勢可能影響胸大肌活動,降低其功能並影響肺活量,對於胸大肌可注意以下方式,做為運動中的實用建議。
--
01-目標訓練:透過變換臥推角度,針對不同部位的胸大肌進行專項訓練。
02-組合訓練:結合啞鈴飛鳥、伏地挺身及斜板訓練,全面提升胸大肌力量與線條。
03-姿勢矯正與放鬆,配合伸展與姿勢調整,避免肌肉失衡影響功能。
--
胸大肌在運動及日常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針對性的訓練與調整,能有效提升肌肉功能並減少傷害風險。

  • 彭柏皓(彭彭)物理治療師
    --
    經歷:
    尼西健康小學堂物理治療師
    尼西健康小學堂專題講師
    上海、北京、杭州一兆韋德健身企業合作培訓講師
    Dynamic lab bike fitting合作治療師
    新竹跑質、跑量、跑健康跑團合作講師
    --
    證照:
    國家高考物理治療師
    Physio haus bike fitting國際認證
    ID level 1、2精繪解剖
    KPM關鍵點療法
    SFMA, FMS, FCS 精選動作評估
    VM內臟筋膜鬆動術
    臨床進階肌動學CAK I & II
    呼吸評估與動作整合I & II
    --
    專長:
    功能性動作評估與矯正
    步態、跑步分析與矯治
    自行車運動評估與矯正